防止兔种退化的有效方法
根据目前养兔生产现状,许多养兔户反映他们养的家兔长的慢、个头
小、抗病力差、死亡率高。主要原因是由于品种退化造成的。
一、退化原因
1、散养粗放,科学养兔技术含量低。十多只兔子混养
在一个圈里,任其自由乱交滥配产仔,形成了祖孙三代共同
生活的情况。
2、饲养生产中不注意按照品种特征要求选留种兔生产
,往往都是先挑个大的、长的快的、膘情好的卖掉,留着小
的、瘦的、弱的继续养,造成品种逐渐退化。
3、不成熟、不合理的年龄结构。由于平时不注意选留
种兔用以扩大生产,而是该配种时掂个公兔就当种,抓个母
兔就交配。造成老配老、老配小、小配小,使品种特征不能
稳定遗传。还有的养兔户急功近利,三四个月时就开始配种
,家兔本身没发育成熟就配种的现象非常普遍。
4、频繁的血配,且不注意补充营养,使母兔体弱多病
,仔兔发育不良,抗病力差,造成品种退化。
5、不注意血缘关系,近亲交配造成抗病力差,生长缓
慢,体形变小,畸形,品种退化。
二、防止方法
1、无论何种经济类型和品种的家兔,都要有计划地培
育选留符合该品种特征的,能达到该品种生产指标的核心种
兔群。其选留方法是:仔兔出生后,就为要先留的仔兔用碘
酒或颜色做上标记,经常观察其生长发育情况,幼兔初选,
青年兔定选,成年兔精选。对于符合品种特征、生长发育突
出的重点培养,从各方面进行细致的管理。投入生产时,注
意要用最优秀的公兔交配最优秀的母兔。
2、在繁殖生产中不断对品种提纯复壮,注意用优秀的
公兔改进一般或个体小的母兔,从其后代中再挑选公母优秀
个体。切不可用一般公兔或个体小的公兔去交配优秀的母兔
。并注意后代的性能选育。
3、严格控制初配年龄和体重,达不到初配年龄和体重
的坚决不要交配。壮年种公兔生产的后代,遗传性能比较稳